“寒夜客來茶當酒,竹爐湯沸火初紅?!?/span>
在寂寥的冬日里,圍爐煮茶,與時光靜坐,
大抵是每個愛茶之人都心心念念的事吧!
城市中,熙攘往來的生活,
身為物役,心為物累,
在悠閑的周末,約上三五好友,來到郊外;
尋一方庭院,圍爐煮上一壺老茶,就著半卷閑書一盞茶,
忘卻世中事,閑談山與水,且看時人熙攘往來,好不愜意。
千載奇逢,無如好書良友;一生清福,只在茗碗爐煙……
煮茶之風,在中國古代就非常盛行,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,
不管天氣有多冷,一杯熱茶、一本書、幾個知心好友,就是最好的慰藉。
陸羽在《茶經(jīng)》中說:“其沸,如魚目,微有聲,為一沸;緣邊如涌泉連珠,為二沸;騰波鼓浪,為三沸。以上水老不可食也。”
古人煮茶,要備爐,燒炭。
好友圍爐而坐,看顧著釜中的水微微沸出聲音,再投入茶末,
茗茶在茶缸中再三而沸,才得一佳茗。
而今煮茶雅事在時代變遷中得以傳承,又怎能沒有好茶相伴?
煮茶,首推茶品——老茶頭,
老茶頭是普洱熟茶的衍生品,
和一般熟茶相比,它口感厚、滑、耐泡,為許多老茶客喜愛。
優(yōu)質(zhì)的老茶頭,陳香純正,焦糖香、棗香濃郁,經(jīng)久耐泡,可以邊喝邊藏。
因其內(nèi)含物質(zhì)浸出相對慢一些,如果是蓋碗沖泡,前兩泡的口感稍淡一些,
泡到最后,可能都未能徹底松散開,掰開還能看見拉絲,拿來煮,再好不過。
清朝阮福在《普洱茶記》中就談到:“疙瘩茶,味最釅。”
“茶頭”,為普洱茶發(fā)酵過程中細嫩的茶芽集結(jié)而成,顆粒緊結(jié),糖香明顯,滋味濃釅。
“老”,指的是存放的年限長,經(jīng)過時間歷練之后,陳香慢慢凸顯。
老茶頭是2006年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場,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,可以說它是一款充分顯現(xiàn)了勐海茶廠創(chuàng)新水平的產(chǎn)品。
在勐海茶廠發(fā)明了熟茶發(fā)酵技藝的日子里,發(fā)酵師發(fā)現(xiàn),在發(fā)酵過程中,常常會出現(xiàn)緊結(jié)在一起的團塊茶,又稱“茶疙瘩”。
這些“茶疙瘩”一般為嫩度高、體型小、條索緊結(jié)的茶葉潮水后,因為其內(nèi)質(zhì)柔軟、茶體之間透氣較小,在發(fā)酵過程中又經(jīng)過反復(fù)不斷的翻動,大量水解出果膠,果膠較為甘甜粘稠,最后便自然粘結(jié)成團塊。
這些“茶疙瘩”看似其貌不揚,但因為發(fā)酵較為充分,加之果膠含量較為豐富,沖泡以后,焦糖香濃郁,茶湯醇厚黏滑,湯色赤紅澄亮,香甜可口,令人驚艷。
古人圍爐煮茶、焚香品茗,這樣的風雅,我們今天同樣可以擁有;
老板栗樹下,萬籟俱寂中,靜聽汩汩水沸,投入茶葉,看茶葉翻飛,
水溫漸升,茶香四溢,一壺好茶,氤氳而生,讓人倍覺暖意。
不管是60后、70后、80后、還是90后。
在這場茶約中,沒有太多的制約,我們因為一杯茶相遇。
每個人,都有自己的故事,
在濃濃茶香中舉杯細語,倍添溫馨。
我們互相頷首一笑,
或選擇靜靜發(fā)呆,享受片刻放空,
或者在談笑中,忘卻。
嘈雜的內(nèi)心似乎在這茶香中變得溫暖寧靜。
老房子質(zhì)樸的風格,
沒有配置多余的家具和花哨的裝飾。
掛滿枝頭的柿子已熟,
院子里,奶奶正在取爐,加炭,進水,生火,煮茶,
孩子們咿咿呀呀唱著歌,收音機靜靜的靠坐在窗臺,
家里的小狗、小貓又蹦又跳地圍著轉(zhuǎn)呀轉(zhuǎn),
茶湯出爐,孩子們搶先喝上一口,
好一幅冬日飲茶樂融融的畫卷。
溫暖的陽光里,昂頭的笑臉,愛很簡單。
這些像夢又似是回憶......空靈、悠揚的音符聲聲入耳,
一呼一吸在鼓槌的起落中,讓人宛如置身于大自然的環(huán)境,
跟著旋律思緒越飄越遠,遠處的狗尾草正向我們招手。
陣陣茶香悠悠闖入鼻間,滋滋炸響的小火不明不滅,
捧起手中的茶杯,淡然品之。
那個敢于織夢,純粹而認真的年紀,也許再也回不去,
可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,那些生活中的美好一一浮現(xiàn),
圍爐煮茶,除了讓人修身養(yǎng)性,更多了幾分溫暖和歲月的意味。
圍爐漫談,相見甚歡,
有滋有味的“大益茶生活”還在繼續(xù),
希望您在每一個寒冷的冬日,都有三五好友相陪,一杯暖茶相伴。
撰稿:李垚垚
攝影:張玉杰
責編:曾婧雅